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山东高考难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山东高考难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山东高考难吗?
七年前年前我参加山东高考,考入一所211学校,七年后今天,我成为了山东的一名普通的高三教师,从老师和学生的两个身份来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分享下我自己高考的情况,虽然时隔七年,但是高考的大环境未改变。我高考614分,考入211院校,该学校该专业在山东招生十人,录取最低604分。我们寝室有个新疆的姑娘高考310多,同班同专业,大家说山东高考难不难?
其次,今年高考山东使用全国卷,对比其他中西部的省份和某京,山东的学生要上同等水平的大学要比其他省份考生多考一百分不止,所以,山东作为高考大省,高考还是很难的。我身边有好多学生通过各种关系办了其他省的学籍。
但是,说到最后总要有个但是啦,高考是相对公平的,对于省内的学生而言就是公平,就是凭自己能力,所以要乐观看待哟
这位学生的大哥,对弟弟的学业还是非常关心的,是一位合格的兄长。
不过听你的介绍,你弟弟的升学目标定位于华东政法大学,本人觉得是理想太高了,与学生的学习势力悬殊太大。
华东政法大学,位于上海,想去一线城市上学,是靠成绩说话的,是要有非凡的势力作基础的。
华东政法大学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批高等政***校,原名华东政法学院,是由圣约翰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东吴大学、厦门大学、沪江大学、安徽大学、上海学院、震旦大学等9所院校的法律系、政治系和社会系合并而成,2007年更名为华东政法大学。
华东政法大学现已发展为一所以法学学科为主,同时设有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理学等学科协调发展、办学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
华东政法大学作为山东一本学校,分数是很高的,招生人数也是较少的。2015年计划数是26分,最低分是619,位次是1794,超重本线51分;2016年***数是24分,最低分是5***,位次是1185,超重本线67分;2017年***数是25分,最低分是608,位次是1069,超重本线(自主招生线)79分。从这些数据来看,你弟弟成绩是在本科线边缘上,与往年的录取成绩差距太大,可以说是不可能有希望。
另外,他的理想专业是国际法,这个专业又是是上海地区法学领域第一个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被确立为司法部重点学科。2017年,该专业平均录取分是611.85分,这个分数是不是有的高呀!
你弟弟如果是匹黑马的话,也可能创造神话,不过成绩要达到语文118分,综合220分,数学136分,英语132分左右。
作为一名2010级山东考生,回答这个问题:山东高考难,可以用炼狱模式来形容。
山东考生多,竞争压力多,考试题难,在山东省能够考入一所好的大学很不容易,如果想走出山东进入一所更好的学校,需要付出更过的努力与精力。
我当年以682的分数考入北大,进入大学之后,我就开始了高中生家教,我写了一本书《直击高考漏洞》,书里面对历年高考考试大纲进行解读,得出高考做题策略及做题技巧。帮助在学习中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法的学生,学习很努力但是找不到突破的学生。同时书中对如何备战高考给出了建议与方法。
如果有需要领取这本书的学生私信:领书,就能免费获取。
山东高考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第一,山东是高考大省,年年高考人数量巨大。
第二,山东是教育大省,据一项统计表明,山东的辅导机构在全国最多,因为山东的孩子从小就被灌输高考思想。导致山东学霸很多,高考分数线比其他省份要高很多。
在很多的学校里,班级里高考分数最高的一般都是山东人,但是山东省学生多,学霸多,所以很多山东的孩子在本省只能上二本,但是如果是别的省份,可能就会被一本录取。
但是高考是全国所有的孩子一起竞争,而不是山东省独自竞争,所以山东的孩子要比别的省份孩子更加努力,才会在高考中考出自己的成绩。
山东省是突出的考生多录取率低的省份之一,想考重点大学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才能脱颖而出。我们一起看下山东高考有多难!
先横向对比各省高考人数
我们可以看到
山东省自2012年分春季和夏季两次高考,高考人数始终位居全国前列,2017年夏考58.3万人,2018年夏考59.2万人参考。
我们分析下2017年高招录取数据
2017年山东省山东省一本录取率为10.6%,位于全国31省市第25;211工程大学录取率4.44%,位于全国31省市第22;985工程大学录取率仅为1.47%,位于全国31省市第21。
我们分析下2018年高招录取情况
山东省2018年
77.51万人(春考+夏考)报考,一本上线人数11.68万,一本上线率为15.07%,位于全国第15位。
所以,山东考生难在读一本大学,难在读重点大学,需要付出很多汗水,争取全省高考位次前列,读名牌大学机会才高!
越努力,越***!
欢迎大家留言探讨!
到此,[_a***_]就是小编对于山东高考难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山东高考难吗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