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2017年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2017年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从企业调到事业单位工作,退休后的养老金如何领取?
感谢邀请,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您好,从企业单位调动到事业单位工作,那么退休以后养老金如何领取?如果说你退休之前工作关系包括你的社保关系,继续保留在这个事业单位的话,那么就通过这家事业单位来给你办理退休享受养老金的待遇。
实际上事业单位,从2014年开始也正式缴纳职工养老保险了,所以说你的这个累计缴费年限就依然按照你的一个累计缴费年限,包括你的这个平均缴费指数和社会平均工资来计算退休金的待遇,那么你之前在企业单位所曾经参保的累计缴费年限,都是可以和事业单位的参保的缴费年限合并转移到一起,这个是不受任何影响的。
所以说退休以后的养老金,待遇计算是根据你之前的一个参保年限来确定的,还有就是你的一个平均缴费指数来确定。为本身2014年之后作为事业单位人员也开始缴纳养老保险了,所以说这个缴费年限的长短,直接决定你养老金的一个高低。那么领取退休金就从正常的社保基金当中领取,只要是你符合退休条件,并且缴费年限在15周年以上,那么都可以正常的办理退休享受养老金的待遇。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企业职工调到事业单位工作,退休时其社保按事业单位标准计算,除去企业单位交纳社保实际年限为另一个计算方式,剩下的是事业单位的计算年限了,也就是低转高。若然是高职转低职退休的吃亏了。
这个问题我来答。我原在事业单位上班,粗略算了一下,先后有七八位从企业调入文化单位的,退休都享受了事业单位待遇。举例说吧,大体有这几种情况:1.雷某,七十年代从相馆(企业)调入专事摄影,九十年代因影作在全国摄影展上展示被评为中级职称,现退休金近7000元。2.阿某,1***9年从煤矿调入,专事创编,因其在企业就被提过干,故符合事业单位干部身份,后年满50岁工龄35年,符合提前退休规定,现退休金6500元。3.陈某,也是从一家煤矿(企业)调入做美工,因评上助理级后报中级,退休时按专业技术人员待遇,现退休金也是六千多元。4.庞某,从外地一家百货公司(企业)调入,做会计,叫“以工代干”,后自己去考得一个与文化单位没有关联的一个经济师职务,主管局认可,也算职称,现退休金也是六千多元。5.普某,从一个破产企业考入歌舞团唱歌,又到我们单位,做文艺辅导人员,仍在上班。6.程某(女),是为照顾夫妻两地分居,也是从一家破产企业调入,没正经土过一天班就办了退休,也是享受事业退休待遇,她无职称,退休金多少,不明。结论:从企业调入事业后,有个说法,交社保叫“视同缴费”,退休时,都按事业待遇,最关键一点,要想享受事业退休待遇,你得有个职称。我一个朋友,从乡镇供销社(企业)调到某州聋哑学校,他会开车,又持有相当于中级的技师证,退休金7800元。
原来在企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由于某种原因或是工作的需要,从企业单位调到了事业单位。只要是正式调动,就是事业单位的正式工作人员。在调动时,必须把自己的工作关系和人事档案同时交接转换,这事用人单位和社保局会进行协调。待到退休时,社保局就会按事业单位的有关标准,发给退休养老金。
有一种情况要注意,原来在企业单位,虽然调到了事业单位,但工作关系,人事档案没进行交接转换。那么到退休时,退休养老金仍然按企业单位的有关标准,发给退休养老金。
这个问题实际上牵扯到企业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衔接的有关问题。
虽然很多人接触的少,但是确实有相应的文件规定,是人社部规2017年第1号文件关于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后的相关待遇计发参数问题的通知。
不过,这一个规定主要是针对机关事业单位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实现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之间人才流动的,养老待遇计算办法的确定文件。
如果是在养老保险办法改革后,从企业流动到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养老保险的缴费记录转移参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有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转移到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实际上由于计发办法是一种方式,可以说跟在企业工作退休金是完全一样的。
不过由于机关事业单位有10年的过渡期,上述计算方法是过渡期以后退休的人员。过渡期内退休的,要按照同等条件的人员确定其老办法退休待遇,然后再实行新老办法待遇比较计算养老金。情况还是有点复杂。
至于2014年10月之前的人员流动文件,是劳社部发2001年13号文件,《关于职工在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流动时社会保险关系处理意见的通知》。
文件中规定职工由企业进入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之月起,执行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养老制度,其原有的连续工龄与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后的工作年限合并。退休时按机关事业单位的办法计算养老金。已建立的个人账户仍然由社保机构管理,退休时个人账户储蓄额每月按1/120计发,并相应扣减机关事业单位办法的计发的养老金。
税务筹划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1、使用外资企业资质
国内对外资企业有税收优惠政策,因而国内内资企业 可以业对外引入资金,后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因为在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发区、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城市的老市区以及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产业区、保税区设立的生产、经营、服务型企业和从事高新技术开发的企业,都可享受较大程度的税收优惠。中小企业在选择投资地点时,可以有目的地选择以上特定区域从事投资和生产经营,从而享有更多的税收优惠。
3、特殊行业节税
比如对服务业的免税规定:托儿所、幼儿园、养老院、残疾人***机构提供的养育服务,免缴营业税。
婚姻介绍、殡葬服务,免缴营业税。
税务筹划的三字真经:“拆”、“分”、“转”
1、“拆”-满足现有商业目的下的组织结构优化,如将研发部门、销售部门拆分,享受独立的税收优惠政策。如按地区设立小规模销售公司,适用双软或小型微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2、“分”-同样性质的规模型公司分立成小规模公司。
3、“转”-利用企业规模化优势地位,完成税负转嫁或递延。
关于这个问题回答如下:
1.一个是要注意整体筹划,要在不影响企业整体经营发展的前提下进行筹划。因为大量案例说明,绝大多数倒闭并不是因为税收筹划不当倒闭的,往往是企业经营发展出了问题。
2.税收筹划一定要事先谋划,不能腰里别锄头,水到便开沟。因为一旦经营业务活动已经形成事实,筹划就没有什么空间了,就是依法执行政策的问题。
3.税收筹划要注意充分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就是结合企业特点,把国家给予的税收优惠政策享受好。如果条件具备的,及时享受。如果条件不具备的,要创造条件享受。比如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如果企业有可能,可以积极主动创造条件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
4.注意利用重大重组交易活动的税收筹划。重大重组交易活动涉及多税种优惠政策的享受,但是具体享受条件又有差异,因此在重组交易活动中应综合考虑。
5.要注意利用好关联交易活动。关联交易并不是谈虎色变,符合独立交易原则的关联交易活动是没有任何涉税风险的。实际上很多企业合法关联交易利用好,会降低整体税负水平。
6.要注意税收优惠政策的临界点问题。比如目前的小微企业所得税政策、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政策 都要政策临界点的问题,实务中也是需要注意的。
首先强调一点,任何所谓的税务筹划都是建立在合法合规,不伤害公众利益及国家利益为前提的。
税务筹划有三个特点:
一是合法性。
前段时间网红带货主播薇娅偷税漏税的事情就是因为听信了某些中介机构所谓的税务筹划方案,但是其方案是建立在不合理、不合法的基础上,最终还是受到了处罚。所以税务筹划最重要的还是要合法。
二是整体性。
我们要从不同税种维度综合考虑增值税、所得税等其他附加税总税费问题也还要从时间维度考虑过去、现在及将来。涉及多个经营主体的还需要从整体去考虑各个经营主体的税收情况。
三是预先性。
所有的筹划应当是事前的,应当是预先的,在有指导、方案及计划的前提下施行,否则谈不上税务筹划。
税务筹划基本方法有以下几点:
一是不同的企业组织形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2017年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2017年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